匠心技艺

在近代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,
日本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品
特有价值逐年递增。
这些作品中的“匠心工艺”独一无二、
极具特色,都是出自屈指可数的匠人们之手,
堪称无价之宝。
既然不远万里来到日本,
就更应了解下如何选购一款别具一格,
孕育着传统文化,以及匠心的艺术品带回家。
本次将会介绍三种日本传统工艺品,
带大家领略其拥有的历史价值
以及独具匠心的精湛技艺。

打·卡·推·荐

三种日本传统工艺品

01

·萨摩切子·

(雕花玻璃工艺品)

“萨摩切子”起源于江户时代的萨摩藩,
即如今的鹿儿岛县。

它于1851年作为国际上交易的商品被开发,成为了备受欢迎的商品之一,在当时也是日本的美丽传统工艺品之一。只是很可惜,萨摩切子曾一度消失匿迹,使其成为传说而令人倍感珍贵。好在日本的“再兴计划”启动,令其工艺再现,也令其得以重见天日。

自古以来即被称为“日本之美”的“萨摩切子”重要特征在于颜色。在透明玻璃器皿上铺设一层彩绘玻璃并进行切割时,会产生一种名为“晕染”的渐变色。要知道在透明玻璃器皿上叠加彩绘玻璃所制成的“雕花玻璃”,其用量或温度稍有差池,就无法调制出同一颜色,所以在制作时相当的严格。而且,这些雕花玻璃图案可以组合成多种样式,真可谓是匠心独运!

打造“萨摩切子”的过程,大致可以分为“素胚制作”和“分度切割”两部分。特别是在分度切割时,需要根据正确的线条和精确的角度来进行,切割的力度也要控制好,这在匠人技艺中也是需要攻坚克难的课题。要成为“萨摩切子”的专业匠人,至少需要十年的历练。通过现场观察匠人们制作工艺品的过程,仔细端详其形状,小心触摸,就能体会到这些工艺品之间微妙的差异。根据匠人制作风格的不同,工艺品的颜色和形状会有微妙差异。晶莹缤纷的剔透美感,十分受女生的欢迎,如果喜欢“萨摩切子”,不妨尽情观赏找到自己心仪的款式吧。

02

·南部铁器·

(茶壶)

“南部铁器”是日本传统工艺品之一。
起源于江户时代初期流行的 “品茶会”,
举办品茶会,需要盛茶的器具,
“南部铁器”便应运而生。

“南部铁器”中,“南部铁壶”是最有名的代表作,它是一种沏茶的茶壶,有圆型(圆形壶身)、平丸型(壶身稍扁)等各种形状,绘有樱花、菊花、竹木等多种图案,而其中最有名的是周身有圆形颗粒凸起的“霰砂型”。“霰砂”的形状与厚度,根据制作者的不同会有些许差别,所以在选择的时候,要仔细斟酌哦。匠人制作铁壶,需要大概65道工序,而且几乎都是手工制作。要成为制作这类工艺品的匠人,至少需要15年,可以看出工匠技艺之宝贵价值正在于此。

另外,“南部铁壶”也对健康有益,用“南部铁壶”沏热水时,铁壶内侧的铁元素会稍溶于水。所以品尝此壶所沏之水,在能够摄入铁元素营养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温和醇厚的口感。而且“南部铁壶”非常耐用,很少生锈,如果精心保养,可以受用终生。因为它还可以做到长时间保温,功能强大也是它的一大特征。南部铁壶拥有400年以上的历史,它的魅力在于越是用心使用,越能发现它的精美质感,所沏茶水日渐浓郁,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。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细细品味,探索到出自匠人之手别样“铁壶”的魅力。

03

·有田烧·

(瓷器)

日本传统工艺品“有田烧”,
是江户时代初期于佐贺县有田市烧制的
日本最早的瓷器。
当时虽然已经引进了中国的瓷器,
但“有田烧”的烧制成功,
吸引了日本全国的瞩目。

现在,“有田烧”已经是日本十分常见的工艺品了。

“有田烧”的硬度高于陶器,持久耐用,在剔透的白瓷上细致地描绘有蓝色、红色、黄色等鲜艳的颜色。表面颜色鲜艳,细致富有层次感,是其特色,而这种手工打造而成的精致,是匠人的心血。要完成“有田烧”的制作,不能仅靠一人之力,匠人们需要有细致的分工:揉捏泥块、确定形状、制作素胚、绘制图案、烧制瓷器(烧制时需要控制窑内温度)等,匠人们须齐心协力方可制成这样的工艺品。因为“有田烧”的种类非常丰富,感觉购买的时候会让人挑得眼花缭乱,犹豫好久不知道买哪种好呢。

在选择“有田烧”时,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它的彩绘花纹,这也是“有田烧”给人的第一印象。只有高超的技法,才能用纤细的笔触绘制出繁复的花纹。因为在绘制彩绘花纹时,使用的是天然染料,必须要事先调制好光滑且没有任何杂质的陶土才能顺利绘制,而这非常困难,也很耗时。所以一般会将这些重要工序全部完成,才开始绘制彩绘花纹。正因如此,专业匠人们所精心制成的“有田烧”才会让人倍感珍贵。

请仔细阅读9篇文章,
答题并填写调查问卷后,
提交分享后并关注
@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,
就能参加抽奖活动哦!
本次活动
包含超过100份精美礼品!
欢迎来参加~

(tips:答案都在打卡体验里哦)